牛头山之战后,本已壮大的曹操势力版图又扩大了不少,寿春和建业的斩获,自然让曹操整个势力都强大了不少,因为建业乃是南北相交的交通枢纽,通过这个城池的交易,运输等事务,曹操可以大捞一笔,为下次的战事准备。
虽然只有数面之缘,但曹操却很清楚孙武那种君子的性格,那是一个跟孙武自己所提出那“兵不厌诈”的理论有点相反的性格。也就是说,曹操断定孙武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对他做些什么的,倒是那个冲动的项羽,才让曹操有点犯愁。
世人皆知项羽武勇几乎无人能敌,其一介武夫的形象早已是深入人心,但这次他居然能强压着怒火,放着仇人在眼前而选择退兵,这倒是让曹操有点始料不及的。其实当日就算项羽怒火中烧,不顾后果地应战了,也不见得肯定会败在曹操手上,虽然周瑜跟岳飞是真心降了,但也不一定会施展出浑身解数去作战,当项羽看穿了这个弱点,朝着周岳两军的降卒狙击,也是有一定的胜算的,所以当初孙武等人才会如此肯定项羽的胜算。
不过张辽的决定也是无可厚非的,曹操的本钱毕竟比较大,双方的兵力悬殊,就算打赢了也难免死伤惨重,为了一时之气而乱动干戈,是非常不智的行为。项羽当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,才决定采纳张辽的意见。
为时不足一个月的牛头山之战似乎引起了各地群雄和民众的关注,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战事发生,每个军阀都在作壁上观,等待情况明朗后再作打算,看来不少人都觉得这场牛头山之战,会是中原势力分布的一次重要战事。
讨论的热潮,自然免不了在最邻近的建业爆发了。